哈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城市污水主要污染物成份基本都是容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物质。在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方案中,采用曝气充氧培养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质进行分解,这一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一般都是采取初沉、曝气、二沉、回流或排出的工艺流程;近年来还出现了曝气、二沉、回流或排出的三合一体间歇式曝气工艺。城市污水属于可生化处理的中性污水,工艺技术要求并不太复杂,而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方案的关键因素是曝气技术的选用
产品时间:2024-09-08
哈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污水处理设备系列:WSZ-0.5、WSZ-1、WSZ-1.5、WSZ-2、WSZ-3、WSZ-5、WSZ-10
WSZ-A-0.5、WSZ-A-1、WSZ-A-1.5、WSZ-A-2、WSZ-A-3、WSZ-A-5、WSZ-A-10
WSZ-AO-0.5、WSZ-AO-1、WSZ-AO-1.5、WSZ-AO-2、WSZ-AO-3、WSZ-AO-5、WSZ-AO-10
鲁盛环保生产的污水处理设备常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医疗污水、餐饮污水、洗涤污水、屠宰污水及类似的工业污水等。
合作成功,厂家送货上门并派技术安装。
污水经格栅初步分离后,进入处理装置的1级混合池,同时向1级混合池投加混凝剂PAC,二者充分混合后进入2级混合池,在此与回收的磁粉和回流污泥混合絮凝,然后进入3级混合池,与在此加入的助凝剂PAM进行反应,生成较大的絮体颗粒,最后进入沉淀池快速沉降,出水进入下一道处理工序。
经沉淀池沉淀下来的污泥,部分经污泥回流泵回流到2级混合池继续参与反应,另一部分则经高剪切机进行污泥剥离,并进入磁鼓进行磁粉回收,回收的磁粉再次进入2级混合池继续参与反应,剩余污泥则进入后续污泥处理系统。加药间调配好的PAC和PAM溶液由加药泵输送至各加药点。PAC投加到1级混合池。PAM投加到3级混合池。
工艺参数的确定
在污水处理中,COD、总磷、浊度是几项最常用的指标,下面我们通过对这几项指标的测定,分析磁混凝沉淀工艺的运行参数。试验中,源水为清河污水处理厂总进水。
加料顺序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保持其他工况不变分别试验以下3种加料顺序对磁絮凝反应的影响。①先加PAC,再加入磁粉,然后加PAM;②同时加入磁粉和PAC,然后加PAM;③先加PAC,再加PAM,最后加磁粉。其中每种物料的投加间隔时间为2min。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前两种加料顺序的效果基本相同,第3种显然不可取。究其原因,应该是磁粉加入太晚,赶不上参加混凝反应,未能形成磁性絮团。
搅拌条件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保持其他参数不变,分别调节3个混合池中搅拌机的运行频率,记录下各种组合下叶轮的转数和相应的污水水质指标,得出如下结论:在1级混合池和2级混合池需要快速搅拌,以增加混凝剂、磁粉与污物的碰撞机会,但是,搅拌速度并非越快越好,当搅拌速度达到500r/min时,与250r/min的效果相差不大,因此,在1级和2级混合池宜采用250r/min的搅拌速度。在3级混合池,宜采用较慢的搅拌速度,以免将生成的矾花打碎。该工艺条件下推荐80r/min的搅拌速度。
液相流体主动运动型
叶轮和转刷(盘)表面曝气是采用制造液相流体的水跃而形成气液接触界面;射流曝气是依靠射流液相流体吸入气相流体而形成气液接触界面,这些均是属于液相流体主动运动型,其技术特征是:
动能作用于重质液相流体运动;
轻质气相流体是被动接触;
在叶轮或转刷(盘)搅动处、射流口附近产生局部连续的气液接触界面。
气相流体主动运动型
鼓风曝气是由风机输送气相流体,经曝气器的扩散作用以升泡运动的方式形成气液接触界面,这就是属于气相流体主动运动型,其技术特征是:
动能作用于轻质气相流体运动;
重质液相流体是被动接触;
哈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由升泡的上升运动,可以产生立体续的气液接触界面。
新的分类必然带来新的认识
分类是科学技术中的基本问题,*的分类方法必然会要带来新的认识,从而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优化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曝气技术按流体运动性质分类,由分类的区别可以进一步认识下面两个问题。
气相和液相的主动运动与被动接触
气相与液相两种流体相混,究竟是让哪一种流体主动运动为好?如果技术上无特殊要求,那就只有一个动能作用的对象问题;一类是制造水跃(重质液相主动运动,轻质气相是被动接触),另一类是制造升泡(轻质气相主动运动,重质液相是被动接触)。由于液相流体与气相流体两者质量相差近千倍,其机械运动损耗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气液接触界面的局部连续与立体连续
在曝气技术中,液相流体主动运动类型有如下三种基本形式:
叶轮搅动曝气池水体表面;
转刷或转盘转动处产生水跃;
射流流出。
由曝气池立体性质方面看,上述三种液相流体主动运动所形成的气液接触面,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局部连续”;即仅只在被搅动的水体表面或射流口附近产生气液接触界面。
气相流体主动运动则不同,空气由曝气池池底在重力推动之下以升泡的形式向上作运动,升泡在上升过程中要不断与水体产生接触,因此其形成的气液接触界面就是“立体连续”。
磁絮凝作用机理初探
根据混凝机理,加入混凝剂主要是通过改变胶体或悬浮颗粒的表面性质,使胶体或絮团的吸引能大于排斥能而促进凝聚,而加入絮凝剂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架桥作用使颗粒聚集增大的。
陈文松在他的论文中对磁絮凝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含磁絮团的形成与不含磁絮团的形成过程一样,都是在混凝剂的作用下完成的。对磁粉的ζ电位的测试结果表明,磁粉表面呈负电性(ζ=-10.5mV)。由此可以推断,含磁絮团的形成经历如下:首先,混凝剂水解产生的正离子由于吸附电中和作用聚集于带负电荷的胶体颗粒和磁粉颗粒周围;然后,由于静电斥力的消失,胶体颗粒与磁粉颗粒之间以及它们自身之间通过范得华引力长大;最后,通过絮凝剂的架桥作用,进一步将凝聚体絮凝成大絮团而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