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t/d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好氧反硝化菌理论:近年来.硝化反硝化的理论有了新的重要发现,即许多异氧菌也能完成有机氮和无机氮(氨氮)的硝化过程.而且在很多的生态系统中。还比自氧 菌占优势:异氧硝化菌同时也是好氧反硝化菌, 因而能在好氧条件下把氨氮直接转化成气态终产物:另外,还发现一些其它细菌也能耗氧反硝化,如生丝微菌属(Hyphomicrobium X)。
产品时间:2024-09-09
35t/d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污水设备处理水量集合:5吨/天、8吨/天、10吨/天、15吨/天、20吨/天、25吨/天、30吨/天、35吨/天、40吨/天、50吨/天、60吨/天、70吨/天、80吨/天、90吨/天、100吨/天、120吨/天、150吨/天、200吨/天、250吨/天、300吨/天、400吨/天、500吨/天、1000吨/天。
污水设备常用工艺:AO、A2O、MBR、MBBR、SBR等。
出水标准为:一级标准(A、B),二级标准。
公司除为客户提供35t/d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外,还有报价、出技术方案、施工图纸、看现场、操作人员的培训、设备的安装、设备的维护及维修。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优点
与传统悬浮生物处理法相比,固定化为生物技术的优点是:载体对细胞起一定保护作用,使固定化细胞对有毒底物的耐受性增强;微生物被载体固定后,单位体积内能维持高浓度的生物量,提高了降解率,减少了生物处理装置容积;且固定化后的成品再生性能好,可反复使用。以上优点决定了微生物固定化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
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
有机废水成分复杂、有毒有害物质多,使用常规的物化方法处理成本高,利用微生物降解处理有机废水被*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固定化微生物可提供较高的局部微生物浓度,有利于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处理效果好于浮游微生物。张波、陈金龙等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固定化微生物强化SBR 处理对甲苯胺模拟废水,结果表明,与游离菌相比,固定化微生物降解对甲苯胺的速率较大,可将进水TOC 浓度为434.8 mg/L,对甲苯胺浓度为326.9 mg/L 的对甲苯胺模拟废水在100 min 左右将TOC 和对甲苯胺基本去除*,去除率在99 %以上。而游离菌则需300min 才能达到相近的去除效果。同样王琳、罗启芳研究以硅藻土为载体的播种式固定化微生物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在DBP 初始浓度为100~500 mg/L 范围内、pH 为6~9 范围内、在20~40 ℃的温度范围内,吸附固定化微生物的活性均高于游离微生物,对DBP 的降解24 h 分别可达80 %以上、82 %以上及84.5 %。
含氮废水的处理
传统的污水脱氮系统硝化菌的世代时间较长,在BOD 浓度较高时硝化反应会处于劣势,故增大硝化菌浓度是提高硝化反应的有效方法。利用载体固定化硝化菌是提高硝化菌浓度的一个有效方法,因此许多学者对固定化为生物技术在含氮废水的处理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蔡昌凤、孙菲利用添加麦秸、稻草粉末、颗粒活性炭(GAC)、粉末活性炭(PAC)的新型PVA 固定化球对焦化废水进行脱氮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球具有较高的传质性和通透性,对焦化肥水中氨氮的降解率48 h 达到92.42 %,而硝酸盐氮的降解率仅12 h 即达到73.77 %。李辉华、朱学宝等采用聚乙烯醇(PVA)—硼酸包埋固定化法,包埋固定驯化过的活性污泥,制成固定化活性污泥颗粒;以流化床作为生物反应器,对人工配制的含氮废水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活性污泥对氨氮的降解速率达32.5 mg/g(MLSS)·d,而悬浮活性污泥对氨氮的降解速率18mg/g(MLSS)·d。
含重金属废水的处理
微生物吸附法处理含重金属废水具有投资少、吸附率高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但传统微生物处理方法具有机械强度差、不易于液体分离等缺点,因此采用固定化微生物保护细胞并增加耐毒性。徐雪芹、李小明等[15]采用新型固定载体丝瓜瓤固定简青霉(Penicillium simplicissimum),制成吸附剂吸附溶液中的Pb2+和Cu2+,并分析了吸附机理和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用丝瓜瓤固定简青霉能高效去除废水中Pb2+和Cu2+,溶液pH 对吸附过程有较大影响,吸附pH 在5.5 附近,吸附温度为25~35 ℃;溶液浓度在10~500 mg/L 范围内,固定化简青霉菌对重金属的吸附随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吸附过程符合 Langmuir 等温吸附模型;生物吸附平衡时间约为60 min,用0.1 mol/L HCl 解吸,循环吸附—解吸5 次后,固定化简青霉吸附重金属的能力几乎不受影响。
高效厌氧处理系统必须满足两大原则之一,在系统内保持大量的厌氧活性污泥和足够长的污泥龄。要满足这一原则,可采用固定化(生物膜)或者培养沉淀性能较好的厌氧污泥的方式来保持污泥浓度,从而在采用高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时不会流失大量厌氧活性污泥。
20世纪60年代,McCarty和Young在早前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恢复了对厌氧滤池的研究,应用在中低浓度溶解性工业废水的预处理/处理领域。他们在反应器内装载各类填料,如卵石、炉渣、塑料等,在污水流动过程中在填料上生长出大量的生物膜。厌氧滤池在很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内可以保持较长的污泥龄,平均的细胞停留时间可长达100天以上。
1970年,Lettinga因偶然看到了McCarty的文章,其研究团队发明了UASB反应器,并在甲醇废水处理上取得UASB的初步成功。UASB反应器集生物反应与污泥沉淀于一体,沿高程从上到下分为沉淀区、三相分离区和反应区,在反应器内通常能培养出沉降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从而在没有填料和载体的情况下完成了生物相的固定化,节省了空间和成本,同时使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停留时间分开,以在反应器内保持较高的污泥浓度。
上述的反应器均为第二代厌氧反应器。这些反应器的特点是可将水力停留时间与污泥停留时间分离开,其污泥停留时间可以长达上百天,可使厌氧处理高浓度污水的停留时间从过去的几天或几十天缩短到几小时或几天。但如果第二代反应器在低温条件下采用低负荷工艺时,由于污泥床内的混合强度太低,就无法抵消反应器内的短流效应,所以第二代厌氧反应器在应用负荷和产气率方面有一定的限制。厌氧滤池(20世纪60年代)
(1)工艺流程
通过在反应器内填充各类过滤介质(碎石、焦炭、塑料球、软性或半软性填料等),废水从池底进入并从池顶连续排出,在通过填料层时与附着在填料上的微生物接触,使有机物得以降解。
(2)特点
无需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生物膜折算的污泥量大,泥龄长,处理效果好;生物滤池的关键是滤料,表面积越大,形成的生物膜量越多,单位反应器的处理能力越大;滤料费用较贵,容易堵塞,尤其是下部,生物膜很厚,堵塞后没有简单有效的清洗方法,因此仅适合SS含量低的污水。
UASB反应器
UASB主要由进水系统、三相分离器、出水系统、罐体等组成,分为进水区(布水区)、反应区(含污泥床区、悬浮污泥层区)、沉淀区、出水区、沼气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