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公司传统的污水脱氮系统硝化菌的世代时间较长,在BOD 浓度较高时硝化反应会处于劣势,故增大硝化菌浓度是提高硝化反应的有效方法。利用载体固定化硝化菌是提高硝化菌浓度的一个有效方法,因此许多学者对固定化为生物技术在含氮废水的处理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产品时间:2024-09-09
常德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公司
污水设备处理水量集合:5吨/天、8吨/天、10吨/天、15吨/天、20吨/天、25吨/天、30吨/天、35吨/天、40吨/天、50吨/天、60吨/天、70吨/天、80吨/天、90吨/天、100吨/天、120吨/天、150吨/天、200吨/天、250吨/天、300吨/天、400吨/天、500吨/天、1000吨/天。
污水设备常用工艺:AO、A2O、MBR、MBBR、SBR等。
出水标准为:一级标准(A、B),二级标准。
公司除为客户提供常德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公司外,还有报价、出技术方案、施工图纸、看现场、操作人员的培训、设备的安装、设备的维护及维修。
中水回用的常规工艺
中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工作必须在大量资料调研和系统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慎重进行,如果中水处理工艺标准选择过高,会增加中水处理设施的初期投资、运行费用和日常维护费用,导致中水处理成本和中水用户的负担费用增加;但如果中水处理工艺标准选择过低,会使中水水质不能达到相关标准的规定,影响中水的正常使用。
国内中水处理基本工艺有:二级处理→消毒;二级处理后→砂过滤→消毒;二级处理→混凝→沉淀(澄清、气浮)→砂过滤→消毒;二级处理→微孔过滤→消毒。
中水回用按处理方法,一般分为3种类型:
中水回用处理1 .物理处理法:
膜滤法,适用于水质变化大的情况。
采用这种流程的特点是:装置紧凑,容易操作,以及受负荷变动的影响小。
膜滤法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分离的溶液以一定的流速沿着滤膜表面流动,溶液中溶剂和低分子量物质、无机离子从高压侧透过滤膜进入低压侧,并作为滤液而排出;而溶液中高分子物质、胶体微粒及微生物等被超滤膜截留,溶液被浓缩并以浓缩形式排出。
中水回用处理2 .物理化学法:
适用于污水水质变化较大的情况。一般采用的方法有:砂滤、活性炭吸附、浮选、混凝沉淀等。这种流程的特点是:采用中空纤维超滤器进行处理,技术精良,结构紧凑,占地少,系统间歇运行,管理简单。
中水回用处理3 .生物处理法
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如图所示)、生物转盘等生物处理方法。或是单独使用,或是几种生物处理方法组合使用,如接触氧化 + 生物滤池;生物滤池 + 活性炭吸附;转盘十砂滤等流程。这种流程具有适应水力负荷变动能力强、产生污泥量少、维护管理容易等优点。
城市中水回用后对水质要求程度不同时的处理工艺:
中水的处理工艺首先取决于对中水水质的要求,参照国外经验,中水用于城市杂用水时应分为非限制性接触与限制性接触2 种用水,在中水使用中,应尽可能地避免再生水与人体的直接接触,但在某些场所不可避免地确实存在着发生与人体接触的机会,把其中可能会与人体接触的用水定为非限制性接触再生水,而不可能与人体接触的用水定为限制性接触再生水。非限制性接触的含义并不是鼓励人们让再生水与人体接触,而是在确定再生水水质时要考虑到再生水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可能,而制定更安全的水质标准。
用于城镇杂用的非限制性中水应包括居民和公共设施冲厕、建筑消防用水、商业性洗车用水等用途,因为这些用水场所均存在用户或工作人员直接与再生水接触的机会,为确保安全用水,要求水质较高,需要相应的中水处理工艺。在对示范工程及其他相关工程的处理工艺全面、系统的跟踪监测的基础上,作为城镇杂用的非限制性接触再生水,宜采用三级(深度)处理和严格的消毒,以提高出水水质,增加中水回用的可靠性。
厌氧生物转盘
(1)工艺流程
厌氧生物转盘在构造上类似于好氧生物转盘,即主要由盘片、传动轴与驱动装置、反应槽等部分组成。在结构上一种具有旋转水平轴的队列式密封长圆筒,轴上装有一系列圆盘。运行时圆盘大部分浸在污水中,厌氧微生物附着在旋转的圆盘表面形成生物膜,保持较长的污泥停留时间,代谢污水中的有机物并产生沼气。
(3)特点
微生物浓度高,有机负荷高,水力停留时间短;废水沿水平方向流动,反应槽高度小,节省了提升高度;一般不需回流;不会发生堵塞,可处理含较高悬浮固体的有机废水;多采用多级串联,厌氧微生物在各级中分级,处理效果更好;运行管理方便;但盘片的造价较高。
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开发
高效厌氧处理系统必须满足两大原则之二,还要保持污水和污泥之间的充分接触。要满足第二原则,需要保证反应器内布水均匀和混合均匀,da程度避免短流。布水均匀方面主要要设计好布水系统,混合均匀则主要依靠进水混合和气体的扰动。所以如果在低温条件下采用低负荷工艺时,必须要采用高反应器或是出水回流的方法才能保证反应器内较高的搅拌强度。
198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McCarty团队在厌氧生物转盘的基础上改进开发出了厌氧折板式反应器(ABR),几乎*实现了lettinga提出的分级多相厌氧工艺的思路,通过在反应器内设置导流板,增加反应三、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室和改变废水的水流方向使反应器泥水充分混合。
1985年,荷兰帕克公司基于UASB反应器颗粒化和三相分离器的概念改进发明了厌氧内循环反应器(IC)。该反应器本质由2个UASB反应器的单元相互重叠而成,特点就是在高的反应器内分为2个部分,下部处于的高负荷,上部处于低负荷,通过混合液内循环的方式大大强化了泥水混合和传质效果,加快了反应速率。
1986年,lettinga教授团队发明了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EGSB反应器实质就是改进了的UASB反应器,只是运行方式和UASB反应器不同,即在很高的上升流速下运行以保持颗粒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从而保证了污水和污泥的充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