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PRODUCT DISPLAY
产品展示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 >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WSZ-1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WSZ-1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简要描述:

WSZ-1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膜过滤深度处理技术是一种微污染水深度处理的有效方法,但是总体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建设和运营成本相对其他一些深度处理工艺偏高,膜的堵塞和反冲洗问题也会对运行造成诸多不便,某些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也会被去除,膜过滤深度处理出水对人体健康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

产品时间:2019-01-16

在线咨询 点击收藏

WSZ-1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我公司专业生产WSZ-1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工艺采用AO及MBR先进工艺。

可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医疗污水等多种水质。

排放可达到一级、二级排放标准。

设备可放地上、地下。

 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技术
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O3-BAC)将臭氧化学氧化、活性炭物理化学吸附、生物降解、臭氧消毒技术合为一体,是当今各国饮用水深度处理的主流工艺,在国内外均有大量的水厂实际运用。以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 组合工艺处理黄浦江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对CODMn、UV254、三卤甲烷前体物、AOC 的去除率分别为24%、35%、31%、63%。采用“预臭氧氧化+常规处理+GAC/O3-BAC深度处理” 工艺针对南方某市微污染水进行中试研究,O3-BAC 工艺对有机物、CHCl3的去除效果和吸附寿命均优于GAC 工艺。以广州东江水源水为原水,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CODMn、NH3-N、NO2--N、浊度的平均去除率达65.34%、96.03%、98.24%、96.33%。建立了一套臭氧-生物活性炭给水深度处理中试装置,处理南方某市Ⅲ-Ⅴ类微污染水,结果表明,对于水中的营养性指标(NH3-N、TP、铁、锰、AOC),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出水较常规工艺出水有了大幅度的降低,增加了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和安全性。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饮用水深度处理和水质改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活性炭价格较贵,使用寿命有限;臭氧的利用率低,对某些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如农药等)氧化能力有限; 臭氧氧化可能会生成某些具有一定毒性的副产物; 活性炭对臭氧氧化后生成的某些亲脂性有机物(如有机氯化物)的吸附效果较差,因此不能*保证出水安全。
微污染水源水传统工艺强化处理技术
改进和强化传统净水处理工艺是目前控制水厂出水污染物含量的有效手段。对传统净化工艺进行改造、强化,可以进一步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出水浊度,提高水质,处理成本较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强化混凝处理技术和强化过滤处理技术。
强化混凝处理技术
强化混凝是在常规混凝处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处理工艺,通过投加过量的混凝剂、新型混凝剂、助凝剂或其他药剂,同时调节pH,使混凝作用得以加强,从而提高常规处理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率。
针对微污染水中的镉污染去除问题,以聚合硫酸铁(PFS) 为混凝剂,采用强化混凝对水中微量镉的去除进行了研究,当原水中镉为0.1mg/L 时,投加3.75 mg/L 的PFS,可使滤后水镉剩余质量浓度降至0.005 mg/L 以下。以聚合硫酸铁和聚合氯化铝为混凝剂,对微污染水中微量砷的去除进行研究,微污染水砷质量浓度为0.1mg/L,聚合硫酸铁投加量为0.078 mmol/L 时,可使滤后水中砷质量浓度低于0.01 mg/L。卢静芳等〔21〕通过烧杯混凝试验和动态连续混凝试验,研究强化混凝对水中浊度和TOC 去除效果的影响,聚合氯化铝(PAC)投量为30 mg/L,浊度去除率为90.19%,TOC 去除率为38.2%,聚合氯化铝对浊度和TOC 去除率分别高达84.95%、33.18%以上。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改性活化硅酸为助凝剂,通过烧杯混凝试验处理苇水河微污染水,除浊率提高到95%以上。

曝气生化系统主要是在有氧的情况下,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吸附、氧化、还原过程,把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氧化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1.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曝气量,通过控制各阀门,调整进气量。
2.曝气池应通过调整污泥负荷、污泥泥龄或污泥浓度等方式进行工艺控制。
3.曝气池出口处的溶解氧宜为2mg/L。
4.应经常观察活性污泥生物相、上清液透明度、污泥颜色、状态、气味等,并定时测试和计算反映污泥特性的有关项目。
5.因水温、水质或曝气池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在沉淀池引起的污泥膨胀、污泥上浮等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原因,并针对具体情况,调整系统运行工况,采取适当措施恢复正常。
6.当曝气池水温低时,应采取适当延长曝气时间、提高污泥浓度、增加泥龄或其它方法,保证污水的处理效果。曝气池水温不能高于38℃,过高时,应在采取降温措施后,方可继续进水!
7.曝气池产生泡沫和浮渣时,应根据泡沫颜色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恢复正常。视情况开启消泡水泵,撒淋消泡剂。

8.根据污泥情况向生化池内加营养剂,一般按BOD5:N:P=100:5:1比例投加营养源。N源为尿素,P源为磷酸钠或磷酸氢二钠。MBR是将生物降解作用与膜的高效分离技术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的高效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台的新型水处理技术,以膜组件取代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污泥量。80年代以来,该技术愈来愈受到重视,成为水处理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
原理
HH-MBR反应器主要由膜组件和膜生物反应器两部分构成。MBR技术用超滤或微滤膜分离技术取代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和常规过滤单元,使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泥龄(SRT)*分离,这样大量的微生物(活性污泥)在生物反应器内与基质(废水中的可降解有机物等)充分接触,通过氧化分解作用进行新陈代谢以维持自身的生长、繁殖.使有机污染物降解。膜组件通过机械筛分、截留等作用对废水和污泥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大分子物质等被浓缩后返回生物反应器,从而避免了微生物的流失。生物处理系统和膜分离组件的有机结合,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出水水质和运行的稳定程度,还延长了难降解大分子物质在生物反应器中的水力停留时间,加强了系统对难降解物质的去除效果。由于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并可截留大肠杆菌等生物性污染物,处理后出水可直接回用,特别适合于中水回用处理,是二十一世纪高科技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热点。

工艺特点
1.水力停留时间短,污泥停留时间长;
2.微生物浓度可提高2-3倍以上,生化效率高,剩余污泥少,排泥周期长;
3.可处理氨氮浓度较高的废水;
4.大幅度减少了占地面积,节约了土建投资;
5.出水水质好,可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及回用的要求,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微污染水源水生物预处理技术借助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在常规净水工艺之前增加生物处理单元,对微污染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质进行一定程度的去除,以减轻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的负荷,改善出水水质。相对于污水而言,微污染水源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浓度一般都很低,对微污染水源水处理起主导作用的微生物绝大多数属于好氧贫养型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强、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也较大,具有生命周期长、繁殖缓慢的特征。生物膜法因微生物附着在载体填料上,相对而言能获得相对稳定的生长环境,适合于生命周期长的微生物生存和繁殖,因而绝大多数生物预处理都采用生物膜的形式。目前采用生物膜法的生物预处理技术主要有人工湿地、生物接触氧化法、曝气生物滤池、生物流化床、生物塔滤、生物转盘等以及从这些技术发展而来的一些方法,其中以生物接触氧化法和曝气生物滤池研究及应用为深入和广泛。

留言框

  • 产品:

  • 您的单位: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常用邮箱:

  • 省份:

  • 详细地址:

  • 补充说明:

  • 验证码:

    请输入计算结果(填写阿拉伯数字),如:三加四=7
联系方式
  • 电话

  • 传真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