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PRODUCT DISPLAY
技术支持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支持 > MBR膜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MBR膜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 发布日期:2019-08-28      浏览次数:754
    • MBR膜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曝气生化系统主要是在有氧的情况下,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吸附、氧化、还原过程,把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氧化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1.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曝气量,通过控制各阀门,调整进气量。
      2.曝气池应通过调整污泥负荷、污泥泥龄或污泥浓度等方式进行工艺控制。
      3.曝气池出口处的溶解氧宜为2mg/L。
      4.应经常观察活性污泥生物相、上清液透明度、污泥颜色、状态、气味等,并定时测试和计算反映污泥特性的有关项目。
      5.因水温、水质或曝气池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在沉淀池引起的污泥膨胀、污泥上浮等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原因,并针对具体情况,调整系统运行工况,采取适当措施恢复正常。
      6.当曝气池水温低时,应采取适当延长曝气时间、提高污泥浓度、增加泥龄或其它方法,保证污水的处理效果。曝气池水温不能高于38℃,过高时,应在采取降温措施后,方可继续进水!
      7.曝气池产生泡沫和浮渣时,应根据泡沫颜色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恢复正常。视情况开启消泡水泵,撒淋消泡剂。


      8.根据污泥情况向生化池内加营养剂,一般按BOD5:N:P=100:5:1比例投加营养源。N源为尿素,P源为磷酸钠或磷酸氢二钠。

      MBR膜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AB工艺对氮、磷的去除主要以A段的吸附去除为主。对于氮的去除, 虽然可以通过A 段的快速吸附及絮凝作用为B段硝化提供有利条件, 但由于碳源不足等原因导致系统反硝化效果不明显, 出水硝酸盐氮不达标。对于磷的去除, 常规AB工艺并不具备厌氧/好氧条件, 不适宜聚磷菌生长, 难以达到生物除磷效果。由此可见, AB工艺本身并不具备同步脱氮除磷的条件。
      改造污水厂以达到脱氮除磷目的, 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 足够的碳源, 以满足生化反应; 第二,提供给硝化菌和聚磷菌适宜的生长时间; 第三, 反应条件, 即缺氧、厌氧、好氧环境, 利于细菌完成硝化反硝化脱氮及吸磷释过程, 达到终脱氮除磷目的。目前已有多种对AB工艺进行优化和升级的方法,并均已得到很好的应用。
      间歇曝气工艺
      AB工艺改造为方便的方法, 是将B段改造为连续进水间歇曝气。连续流间歇曝气工艺是在对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改造中发展起来的。该工艺在反应池中实行间歇曝气, 并连续进出水。曝气期完成有机物和氨氮的氧化及微生物吸磷, 停气期完成反硝化及释磷。间歇曝气工艺的显著特点是流程简单, 系统脱氮除磷过程在同一反应池内即可完。采用该工艺在对污水处理厂改造时, 原有设施可不作更动, 只需定时供气、停气, 或数组曝气池通过阀门的切换交替轮流供气, 即可达到去除CODCr、BOD5、SS等常规指标, 并增加脱氮除磷功能的目的。因此在污水厂改造时十分便利。
      A2/O工艺及其改良工艺
      AB工艺改造的另一种常见方法是将B段改造为A2 /O工艺或其他改良工艺。A2 /O工艺是一种传统的脱氮除磷工艺, 在国内应用十分广泛, 有大量的工程实例供借鉴。因此将在AB工艺改造时, 将其改造为A2 /O工艺是一种较为合理的选择。


      保留A 段, 将B段改造为A2 /O, 形成A+ A2 /O 工艺; 在运行中当进水负荷高时开A段, 按A+ A2 /O工艺运行; 进水负荷低时则超越A段, 按A2 /O工艺运行, 充分考虑不同负荷时对系统的影响。但在实际运行中, 该水厂的脱氮除磷效果并不理想, TP去除率为77% , TN去除仅为率为32% , 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原水中BOD5 含量过低, 仅为130mg/L 左右, 不足以同时兼顾脱氮与除磷, 另外由于排泥量过大使得泥龄相对变短, 对除磷有利,硝化能力却大大下降。可见, 当原水碳源不足时采用A2 /O工艺作为AB工艺改造方案并不理想。
      近年来针对A2O工艺自身存在问题, 已经发展出多种A2 /O工艺的改良工艺。其中倒置A2 /O工艺由于其缺氧池提前, 反硝化优先获得碳源, 强化了硝酸氮去除的同时, 保障厌氧池内的厌氧环境也强化了磷的去除; 另外与传统AB法相比, 倒置A2 /O工艺仅保留一个回流系统, 操作也更加方便; 因此倒置A2 /O工艺特别适用于原水碳源相对不足时, 对水厂原有AB工艺的升级改造。

      MBR膜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厌氧生物处理是在厌氧条件下,形成了厌氧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利用这类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并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高分子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发酵(或酸化)阶段、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1)水解阶段水解可定义为复杂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转化为简单的溶解性单体或二聚体的过程。
      (2)发酵(或酸化)阶段发酵可定义为有机物化合物既作为电子受体也是电子供体的生物降解过程,在此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被转化为以挥发性脂肪酸为主的末端产物,因此这一过程也称为酸化。
      (3)产乙酸阶段在产氢产乙酸菌的作用下,上一阶段的产物被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以及新的细胞物质。
      (4)甲烷阶段这一阶段,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被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

      酸化池中的反应是厌氧反应中的一段。
      厌氧池是指没有溶解氧,也没有硝酸盐的反应池。缺氧池是指没有溶解氧但有硝酸盐的反应池。
      酸化池---水解、酸化、产乙酸,限制甲烷化,有pH值降低现象。工艺简单,易控制操作,可去除部分COD。目的提高可生化性;
      厌氧池---水解、酸化、产乙酸、甲烷化同步进行。需要调节pH,不易操作控制,去除大部分COD。目的是去除COD。
      缺氧池---有水解反应,在脱氮工艺中,其pH值升高。在脱氮工艺中,主要起反硝化去除硝态氮的作用,同时去除部分BOD。也有水解反应提高可生化性的作用。
      水解酸化池内部可以不设曝气装置,控制停留时间再水解、酸化阶段,不出现厌氧产气阶段,前两个阶段的COD去除率不是很高,因为他的目的只是将大分子的变成小分子有机物,一般去除率在20%左右,产气阶段的COD去除率一般在40%左右,但这是产生的硫化氢气体要进行除臭处理,且达到产气阶段的停留时间要较前两阶段长,也就是要出现厌氧状态。缺缺氧池内要设置曝气装置,控制溶解氧在0.3-0.8mg/l,利用兼氧微生物及生物膜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接触氧化池内的曝气器要慎重选择,既要保证供氧量,又要确保有利于生物膜的脱落、更新。一般不选用微孔曝气器作为池底的曝气器。
      好氧池就是通过曝气等措施维持水中溶解氧含量在4mg/l左右,适宜好氧微生物生长繁殖,从而处理水中污染物质的构筑物;
      厌氧池就是不做曝气,污染物浓度高,因为分解消耗溶解氧使得水体内几乎无溶解氧,适宜厌氧微生物活动从而处理水中污染物的构筑物;

      缺氧池是曝气不足或者无曝气但污染物含量较低,适宜好氧和兼氧微生物生活的构筑物。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其特点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与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

    联系方式
    • 电话

    • 传真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