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水处理装置是一种为了处理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产生的废水而设计的设备。这些废水含有大量的生物质、化学品和药物残留物,可能对环境和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医疗废水处理装置的使用非常必要。
医疗废水处理装置通常包括预处理、初级处理和二级处理三个步骤。预处理主要包括过滤、沉淀和调节pH值等操作,以降低废水中悬浮物和杂质的浓度,并控制其酸碱度。初级处理一般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如氧化、絮凝、沉淀等,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氮和磷等污染物。如果需要更高的处理效果,则需要进行二级处理,如生化反应器、膜分离等,以进一步去除难以降解的污染物。
医疗废水处理装置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
1、预处理单元
格栅: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大块固体杂质,如纸屑、塑料片、棉球等,防止其堵塞后续处理设备。
调节池:起到均质化废水流的作用,通过存储和混合不同时间段的废水,使水质和水量相对稳定,便于后续处理。
沉砂池:利用重力沉降原理,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如泥沙等,减少后续生化处理单元的负担。
2、生物处理单元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包括曝气池、二沉池等。曝气池中通过曝气设备充入氧气,使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充分接触,进行氧化分解;二沉池则用于分离活性污泥和处理后的水。
生物膜法处理系统:由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等组成。以生物滤池为例,废水通过滤料,微生物在滤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对有机物进行吸附、降解。
3、沉淀单元
初沉池:一般位于生物处理单元之前,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固体、油脂等,降低后续生物处理的负荷,同时可以回收部分可利用物质。
二沉池:通常在生物处理之后,用于进一步去除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等悬浮物,使出水更加清澈。
4、深度处理单元
过滤装置:如砂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等,可进一步去除水中的细小悬浮物、胶体物质和部分溶解性杂质,提高水质。
吸附装置:利用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树脂等。
膜分离装置:包括超滤、反渗透、纳滤等膜技术设备,可根据不同的孔径截留不同大小的分子和离子,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性盐类、有机物、细菌、病毒等,使出水水质达到更高的标准。
5、消毒单元
化学消毒装置:如加氯消毒装置、次氯酸钠消毒装置、二氧化氯消毒装置等,通过向废水中投加化学消毒剂,杀灭其中的病原微生物。
物理消毒装置:如紫外线消毒装置、臭氧消毒装置等,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或臭氧的强氧化性来杀灭病原体,不产生化学残留,对环境友好。
6、自动化控制系统
监控仪表:配备各种水质监测仪器,如pH计、溶解氧测定仪、浊度计、余氯检测仪等,实时监测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各项水质参数。
控制设备: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DCS(分布式控制系统)等,根据设定的工艺参数和水质目标,自动控制各设备的运行,如调节加药量、曝气量、泵的流量等,确保处理过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7、废气处理系统
收集装置:对于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处理单元,如污水池、污泥处理区等,设置密闭的集气罩或通风管道,将产生的废气收集起来。
处理设备:常见的废气处理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生物滤池等,可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后再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